期刊简介

               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更名启示根据新闻出版总署(新出报刊[2005]58号)和上海市新闻出版局(沪新出报[2005]106号)文件精神,由上海市医学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主办的《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自2006年1月起更名为《国际心血管病杂志》;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31-1951/R,邮发代号:4-188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编辑部本刊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反映国内外心血管学科临床、科研防治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心血管学科的学术交流。以心血管医师为主要读者对象,同时适合相关学科从事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者阅读。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上海市医学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出版部门: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6583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951/R

邮发代号: 4-188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61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206.00

杂志荣誉 华东地区优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 杂志名称: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上海市医学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 国际刊号:1673-6583
  • 国内刊号:31-1951/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华东地区优秀期刊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2013年第4期文章
  • 急性心肌梗死后自发再通现象的研究进展

    自发再通(SR)现象发生于部分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提示良好的左室功能和预后.SR的独立预测因素为年龄、性别、吸烟、糖尿病、高血压、高血栓负荷、发作前胸痛、病灶范围等,其机制包括血栓溶解系统激活、冠状动脉痉挛恢复、血小板聚集抑制等.对该人群的检测及治疗方案(包括药物和手术治疗)尚存在一定争议.......

    作者:周瑶瑶;张俊峰 刊期: 2013- 04

  • 乙醛脱氢酶2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

    心肌缺血-再灌注期间氧化应激产生的毒性醛类可诱发心功能障碍.乙醛脱氢酶2(ALDH2)是乙醛及其衍生物在体内氧化的关键酶,近年研究表明,ALDH2与心肌保护密切相关.目前研究表明,ALDH2除了可有效清除心肌细胞内的毒性醛类,还可在缺血-再灌注中调节自噬、对抗内质网应激、抑制心肌细胞凋亡等.该文旨在概述ALDH2在缺血-再灌注中心肌保护机制研究的新进展.......

    作者:邹丽华;刘晋萍;张浩 刊期: 2013- 04

  • 双孔钾通道TASK-1与缺氧性肺血管收缩的研究进展

    缺氧性肺血管收缩是机体一项重要的代偿反应,K+通道在其发生中发挥重要作用,相关研究已成为当前热点.近期研究发现双孔钾通道亚型TASK-1在肺动脉平滑肌细胞上表达,并与缺氧性肺血管收缩存在一定相关性,此文拟从缺氧性肺血管收缩与TASK-1研究进展及其相关性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田真;蔡鑫;唐碧 刊期: 2013- 04

  • 远端缺血期处理研究进展

    远端缺血期处理是指靶器官缺血期给予远端器官短暂多次缺血处理,可以明显降低靶器官缺血-再灌注损伤.基础研究和临床试验均证实了远端缺血期处理是一项简单、安全、高性价比的干预措施,具有降低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效应.尽管远端缺血期处理临床研究已经取得鼓舞人心的结果,但是其保护机制仍不明确.此文就近年来远端缺血期处理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曼居拉;朱伟;辛平;魏盟 刊期: 2013- 04

  • 慢性肾脏病与冠状动脉和主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多数慢性肾脏病及终末期肾病患者反复住院甚至死亡的原因主要是心血管疾病.慢性肾脏病的进展对于冠心病是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对主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形成也可能存在一定影响.该文介绍慢性肾脏病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主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希望临床工作中能够对慢性肾脏病患者发生的主要心血管事件早发现、早治疗,改善预后.......

    作者:袁敏杰;魏盟 刊期: 2013- 04

  • 高迁移率族蛋白B1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是一种核蛋白质,由坏死细胞及激活的免疫细胞释放,能诱发免疫炎症反应.大量研究证实,HMGBl与心力衰竭、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动脉粥样硬化、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有密切关系.研究HMGBl在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中的机制有助于为临床治疗找到新靶点.......

    作者:李曼;陆林;沈卫峰 刊期: 2013- 04

  • MicroRNA与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血管系统疾病中常见的病变,也是众多心、脑血管疾病共同的病理基础,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MicroRNA(miRNA)是一类约由22个核苷酸组成内源性非编码小分子RNAs,通过抑制转录后基因表达或促进靶基因mRNA降解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miRNA可调节血管内皮细胞功能、调节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生、迁移,通过调控靶基因表达来调节巨噬细胞等炎症细胞活动及炎症因子的分泌,从而在动脉粥样硬......

    作者:安丽娜;董斐斐;王国坤;单冬凯;荆清 刊期: 2013- 04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在脊椎动物左室流出道发育中的作用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是心脏发育过程中重要的生长因子之一,VEGFA基因缺失可致心脏畸形的发生使胚胎在早期即死亡,其不同位点的突变可引起先天性左室流出道梗阻的发生.该文就VEGFA在左室流出道发育中的作用及其与其他相关信号通路的互相作用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胡晶晶;李奋 刊期: 2013- 04

  • 端粒-端粒酶系统与心血管疾病

    端粒是位于真核生物线性染色体末端的特殊DNA-蛋白质复合体,通过保护染色体末端不被误认为是DNA双链的断裂而维持基因组的完整性和稳定性,并与细胞以及器官的衰老有关.端粒酶是一种位于染色体末端的有逆转录酶活性的核糖核蛋白酶复合体,通过逆转录维持端粒的稳定.两者构成端粒-端粒酶系统.已经有证据表明端粒-端粒酶系统在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心衰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此文就端粒-端粒酶系统与心......

    作者:王丹丹;梁伟钧 刊期: 2013- 04

  •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行PCI患者特点分析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行经皮介入治疗(PCI)患者的临床及造影特点,为冠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治疗策略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分析150例搭桥术后行PCI患者的临床及造影特点.结果:患者平均年龄(62.3±9.3)岁,左室射血分数(59.1±6.6)%.150例患者均为冠状动脉多支血管病变,共处理罪犯病变197处,其中自身血管153处,动脉桥血管2处,静脉桥血管42处.所有患者均行PCI治疗,无......

    作者:崔锦钢;乔树宾;杨跃进;徐波;吴永健;高润霖 刊期: 2013-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