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更名启示根据新闻出版总署(新出报刊[2005]58号)和上海市新闻出版局(沪新出报[2005]106号)文件精神,由上海市医学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主办的《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自2006年1月起更名为《国际心血管病杂志》;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31-1951/R,邮发代号:4-188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编辑部本刊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反映国内外心血管学科临床、科研防治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心血管学科的学术交流。以心血管医师为主要读者对象,同时适合相关学科从事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者阅读。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上海市医学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出版部门: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6583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951/R
邮发代号: 4-188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61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206.00
杂志荣誉 华东地区优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8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上海市医学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 国际刊号:1673-6583
- 国内刊号:31-1951/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冠脉内皮功能失调的治疗对策
本文对冠脉内皮功能损害及其治疗作了综述,认为硝酸酯类药、L-精氨酸、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钙拮抗剂、调脂治疗等可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作者:谈世进;梁瑞廉 刊期: 2000- 05
-
病毒性心肌炎转化为扩张型心肌病的机制探讨
病毒性心肌炎转化为扩张型心肌病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本文对病毒的持续感染、细胞免疫、自身免疫、细胞因子及细胞凋亡在这一过程中所起作用作一综述.......
作者:陈相健;张寄南;马文珠 刊期: 2000- 05
-
第三代溶栓剂的作用特点及其研究现状
有关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issuetypeplasminogenactivator,t-PA)类溶栓剂的研究是当前的热点之一,本文就当前有关第三代溶栓剂t-PA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作者:周红;黄培堂 刊期: 2000- 05
-
p27蛋白与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
p27蛋白是一种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剂,通过抑制cyclIN-CDK复合物活性使细胞停滞予G1期.p27蛋白能显著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有望成为治疗动脉粥样硬化以及PTCA后血管再狭窄的新手段.......
作者:程刚;单江 刊期: 2000- 05
-
经静脉心内膜起搏与血栓形成
经静脉心内膜起搏自成功开展以来,由于方法简便、快速、起搏安全可靠,已成为常用的永久性起搏方式.然而,随着永久性心内膜起搏术的临床广泛应用,人们发现血栓栓塞与静脉血栓形成已成为起搏器随访期间的一个比较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本文主要总结近年来这方面的研究进展及防治对策.......
作者:操传斌;冯义柏 刊期: 2000- 05
-
左旋赛敏坦治疗心力衰竭的研究
左旋赛敏坦(Lerosimendan)为一新型钙离子增敏剂,在治疗心衰中能产生与多巴酚丁胺、米力农等药相似的血流动力学效应,而无上述药物的致心律失常和减敏等副作用.......
作者:杨兵生;王声愿 刊期: 2000- 05
-
胆红素与冠心病的关系研究进展
胆红素是一种天然的内源性抗氧化剂,它能有效抑制低密度脂蛋白(LDL)的氧化修饰,从而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病变,降低冠心病发生的危险性.流行病学研究已证明,血清胆红素浓度与冠心病发生的危险性呈显著负相关,提示胆红素在冠心病的诊治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黄维义;魏宗德;罗兴林 刊期: 2000- 05
-
低强度激光预防冠脉成形术后再狭窄及其可能机制
近年来一种在冠脉成形术后通过激光球囊导管导入低强度激光,对球囊扩张部位进行局部照射来预防再狭窄的方法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本文就其可能机制作一综述.......
作者:耿庆山;陈纪言;冯建章 刊期: 2000- 05
-
褪黑素与心血管系统疾病
本文概述了褪黑素生理功能的研究进展及其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生理、病理和治疗学意义.......
作者:任洪波;章同华;秦永文 刊期: 2000- 05
-
085 收缩压与死亡率
目前,无论性别和年龄规定成人静息时收缩压(SP)<140mmHg为正常,该界定值多少带点任意性.但国际高血压协会和世界卫生组建议应<130mmHg,甚至认为<120mmHg为理想.因为至少有50%的成人SP在120~140mmHg之间,新标准令人关注.目前观点源自Framingham的研究.该研究规模大,包括女性与老年人,工作细,时间长,又几乎不受降压药影响.取材总死亡率及其例数,可避免分类偏差和......
作者:范桂高 刊期: 2000- 05
动态资讯
- 1 050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肌再灌注治疗后周围血中单核细胞增多对左心室重构的可能作用
- 2 心脏直视手术同期双极射频消融迷宫术治疗心房颤动
- 3 026 法洛四联症伴染色体22DiGeorge脆弱区的分子学特征
- 4 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的发生机制
- 5 心电图aVR导联ST段变化的临床意义
- 6 048 升主动脉瘤自体主动脉瓣再植入:瓣膜功能早期衰败的危险因素
- 7 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影响
- 8 冠状动脉内膜剥脱术的研究进展
- 9 076高危和易损冠脉斑块的命名
- 10 孤立性房颤相关SCN4B基因突变谱分析
- 11 缺氧诱导因子1-α基因C1744T多态与先天性心脏病的相关性研究
- 12 在更大范围内更加严格地控制血压 --简评美国JNC第七次报告
- 13 心电图T波假性正常化的临床意义
- 14 卵圆孔未闭的研究进展
- 15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心律失常
- 16 缺血后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 17 心脏能量采集与发电的研究进展
- 18 他汀类药物干预冠脉事件发生的机制
- 19 体外循环下心血管手术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关系
- 20 永久起搏器置入患者预防性应用抗生素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