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更名启示根据新闻出版总署(新出报刊[2005]58号)和上海市新闻出版局(沪新出报[2005]106号)文件精神,由上海市医学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主办的《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自2006年1月起更名为《国际心血管病杂志》;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31-1951/R,邮发代号:4-188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编辑部本刊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反映国内外心血管学科临床、科研防治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心血管学科的学术交流。以心血管医师为主要读者对象,同时适合相关学科从事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者阅读。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上海市医学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出版部门: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6583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951/R

邮发代号: 4-188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61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206.00

杂志荣誉 华东地区优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 杂志名称: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上海市医学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 国际刊号:1673-6583
  • 国内刊号:31-1951/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华东地区优秀期刊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2017年第6期文章
  • 线粒体活性氧在心肌缺血再灌注中的作用

    活性氧(ROS)的过度生成是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主要机制之一.线粒体是ROS的主要来源,也是再灌注心肌保护策略的关键靶点.再灌注早期产生的大量ROS可损伤心肌,但少量的ROS对心脏保护的氧化还原信号至关重要.该文介绍了线粒体ROS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和保护中的作用.......

    作者:吕磊;王永园;徐军 刊期: 2017- 06

  • 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是收缩功能正常(左心室射血分数>50%)而舒张功能障碍的心力衰竭,该文介绍HFpEF的生物标志物在诊断、危险分层和预后评估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孙贵佳;胡桃红 刊期: 2017- 06

  •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的临床应用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是低分子量蛋白质,在心肌细胞中广泛表达,对细胞中长链脂肪酸的转运和氧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HFABP除了转运脂质外,还有许多其他的生物学功能,HFABP与心肌梗死、肺栓塞等疾病的诊断和预后有密切关系.......

    作者:庄玲芳;陈康 刊期: 2017- 06

  • 糖尿病冠状动脉侧支循环研究进展

    心血管疾病,特别是冠状动脉(冠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糖尿病患者主要的死亡原因.糖尿病患者可出现促血管生长因子、内皮功能、细胞内信号通路、白细胞等异常,对冠脉侧支形成产生不利的作用.许多临床和生化因素,如糖化白蛋白、肾功能异常及炎症因子也与糖尿病并发冠脉侧支形成不佳有关.根据糖尿病患者冠脉侧支循环形成不佳的发生机制,采取特异性治疗,包括个体化血压控制、血糖及糖化脂蛋白干预、冠脉血运重建,对提高糖尿病......

    作者:沈迎;丁风华;张瑞岩;陆林;沈卫峰 刊期: 2017- 06

  • 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研究

    心房颤动(房颤)的射频消融术已成为治疗药物难治性房颤的首选方法,但术后可能复发,确定射频消融术后房颤复发的因素有重要意义.研究发现,高血压、左心房扩大、持续性房颤、缺少上腔静脉隔离、较长的手术时间及左房低电压等因素在房颤术后的早期复发中起到一定的作用;而晚期复发可能与心肌不完全透壁损伤、代谢综合征、心电图的某些特征及房颤的类型等相关;心房纤维化、左心房扩大、心肌组织及电传导通路的重构等均可导致极晚......

    作者:刘涧;孙玉喜;黎辉 刊期: 2017- 06

  •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促进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研究进展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是糖尿病患者高糖或活性糖代谢产物与蛋白质、脂质和核酸发生非酶促反应生成的糖化产物.一方面,非酶促糖化修饰可导致蛋白和核酸的功能丧失;另一方面,AGEs通过受体和非受体途径,导致巨噬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功能紊乱,从而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进程.该文主要介绍AGEs促进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机制.......

    作者:龚冬火;代杨;丁风华;陆林 刊期: 2017- 06

  • 预防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桥静脉再狭窄的研究进展

    大隐静脉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arterybypassgraftsurgery,CABG)常用的移植静脉,但在CABG术后10年中,超过60%的桥静脉出现了再狭窄.欧洲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病学会和美国心脏协会均推荐以双联抗血小板药物和他汀类药物预防和治疗桥静脉再狭窄.新药物、外科新技术、基因治疗技术以及静脉外支架等是目前预防桥静脉再狭窄的研究热点.该文介绍CABG术后桥静脉再狭窄的......

    作者:王燎原;乐士冠;奚望;纪广玉 刊期: 2017- 06

  • 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对预测慢性心力衰竭预后的价值

    目的:探究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所获得的影像参数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162例慢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入院时通过RT-3D全面采集超声影像.出院后平均随访12个月,观察终点定义为全因死亡和因心力衰竭加重再入院,以是否发生终点事件分为事件组(n=27例)和非事件组(n=135例),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左室应变参数以及RT-3D测定的左室形态学参数.结果:斑点追踪成像测定的......

    作者:苏秀秀;金玮;陈晔芬;吴志俊;陈燕佳;方跃华 刊期: 2017- 06

  • 冠状动脉瘘的诊治及CT血管成像随访价值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瘘的诊断和治疗,评估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在冠状动脉瘘术后随访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冠状动脉瘘患者的临床资料.13例患者术前均行冠状动脉造影、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检查,术后均行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随访以评估有无瘘管残留.结果:13例患者中,瘘管起源于双侧冠状动脉4例,单独起源于左冠状动脉5例,单独起源于右冠状动脉4例.瘘管终点位于肺动脉8例,右心房3例,左心室1例,右心......

    作者:金相兰;吴晓云;王铁功;袁渊;许兵;臧旺福;陆建平 刊期: 2017- 06

  •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计数比值与青年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计数比值(NLR)与青年冠状动脉(冠脉)硬化性心脏病(CAD)患者冠脉狭窄程度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45岁以下行冠脉造影者115例,根据造影结果分为CAD组(n=74)和非CAD组(n=43).按冠脉病变程度Gensini积分将青年CAD患者分为高积分组(≥30分,n=32)和低积分组(<30分,n=40).比较CAD组与非CAD组的危险因素差异,并采用多因素log......

    作者:向伟;王继红;兰永昊;范军;孙华毅;赵兴山 刊期: 2017- 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