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更名启示根据新闻出版总署(新出报刊[2005]58号)和上海市新闻出版局(沪新出报[2005]106号)文件精神,由上海市医学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主办的《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自2006年1月起更名为《国际心血管病杂志》;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31-1951/R,邮发代号:4-188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编辑部本刊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反映国内外心血管学科临床、科研防治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心血管学科的学术交流。以心血管医师为主要读者对象,同时适合相关学科从事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者阅读。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上海市医学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出版部门: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6583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951/R

邮发代号: 4-188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61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206.00

杂志荣誉 华东地区优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 杂志名称: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上海市医学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 国际刊号:1673-6583
  • 国内刊号:31-1951/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华东地区优秀期刊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2007年第1期文章
  • PPARγ与心血管疾病

    过氧化体增殖剂激活受体(PPARγ)与脂代谢、糖代谢和内皮细胞功能等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密切相关.本文对PPARγ的生理病理功能,以及在心血管疾病中作用和相关的药物研究做一综述.......

    作者:范例;吴士尧 刊期: 2007- 01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心肌梗死的新技术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是治疗心肌梗死的新途径之一,其技术和方法不断发展.诸如建立更好的大型活体实验动物模型;改进对植入细胞的标记追踪技术;进一步研究细胞植入的适宜方式和时间等.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和基因疗法相结合可能得到叠加的治疗效果.......

    作者:王耀晟;程晓曙 刊期: 2007- 01

  • 血流储备分数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的指导作用

    冠状动脉压力决定了心肌的灌注,新型压力导丝的出现,使冠状动脉压力的测量变得简单易行.血流储备分数能较好的反映冠状动脉的血流动力学特点.在评价冠脉病变对心肌灌注影响的时候,不论是单支病变,多支病变,还是临界性狭窄,弥漫性狭窄,血流储备分数都能较准确的反映病变对冠状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从而对我们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的临床决策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作者:张培;傅国胜 刊期: 2007- 01

  • 他汀类药物对舒张性心衰的分子生物学机制

    已有较多的临床和实验研究显示他汀类药物对心力衰竭有益,但多集中于收缩性心力衰竭.在心衰病人中舒张性心衰占有相当大比例,因此寻找对舒张性心衰有效的药物和治疗方法非常必要.本综述从分子生物学角度阐述他汀类药物可能在舒张性心衰中所表现出的调脂外有益作用.......

    作者:黄宇;顾水明;魏盟 刊期: 2007- 01

  • 自体干细胞治疗缺血性心脏病临床研究

    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自我复制的多向分化潜能使其成为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研究热点.而自体干细胞移植不涉及伦理学问题,不存在免疫排斥反应,细胞易获得,已在临床应用并获得了一定疗效.......

    作者:张荣莉;韩明哲 刊期: 2007- 01

  • 冠脉内血栓形成的治疗策略

    对冠脉内血栓性病变进行介入治疗常意味着急性血栓性闭塞、急诊冠脉旁路移植术、心肌梗死和死亡的高发生率.冠脉内血栓的治疗仍是目前的一大难题.本文就当前冠脉内血栓的治疗策略作一综述.......

    作者:胡健;沈卫峰 刊期: 2007- 01

  • 脂肪组织来源多能干细胞的心肌分化潜能及意义

    脂肪组织提取细胞(PLA细胞)已成为干细胞研究的又一热点.PLA细胞不仅具有容易获取、提取量大、无需特殊血清即可稳定增殖、低水平衰减等特点,且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可定向分化为成肌细胞、脂肪细胞、成骨细胞、成软骨细胞、神经细胞等.本文就PLA细胞的概念、提取分离方法、基本特性等进行综述,并探讨其在心脏疾病治疗中的作用及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王晓冰;郭志坤 刊期: 2007- 01

  • 细胞因子在干细胞移植存活与分化中的作用

    由于心肌坏死后局部组织缺血、缺氧,引起氧化应激和炎性反应,致使移植干细胞的生存和分化能力受到一定影响.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肝细胞生长因子、骨形态发生蛋白-2等细胞因子可通过与其受体结合,激活PI3-K/Akt信号转导途径,从而介导干细胞在移植微环境中的存活,有利于移植干细胞向心肌分化.......

    作者:国海东;谭玉珍;王海杰 刊期: 2007- 01

  •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动员骨髓源干细胞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研究

    利用细胞因子动员自体骨髓源干细胞(BMDCs)进入外周血,并迁移到心肌梗死部位,再生修复受损的心脏是干细胞治疗的新策略.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是已广泛应用于放、化疗病人动员干/祖细胞支持造血功能恢复的细胞因子.近来研究发现G-CSF还具有心脏保护作用,能动员BMDCs迁移到心肌梗死部位,修复受损的心脏.本文综述G-CSF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进展.......

    作者:唐俊明;王家宁 刊期: 2007- 01

  • 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肌纤维化治疗

    高血压性心脏病的治疗不能仅着眼于降低血压和纠正左室肥厚,更为明智的举措是对心肌纤维化进行干预.初步资料显示部分传统的抗高血压药可防止心肌纤维化,同时,新的药物亦不断涌现,文中对近年来抗心肌纤维化治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胡宪清;何红 刊期: 2007-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