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更名启示根据新闻出版总署(新出报刊[2005]58号)和上海市新闻出版局(沪新出报[2005]106号)文件精神,由上海市医学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主办的《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自2006年1月起更名为《国际心血管病杂志》;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31-1951/R,邮发代号:4-188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编辑部本刊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反映国内外心血管学科临床、科研防治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心血管学科的学术交流。以心血管医师为主要读者对象,同时适合相关学科从事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者阅读。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上海市医学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出版部门: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6583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951/R
邮发代号: 4-188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61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206.00
杂志荣誉 华东地区优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8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上海市医学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 国际刊号:1673-6583
- 国内刊号:31-1951/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人巨细胞病毒感染促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
人巨细胞病毒(humancytomegalovirus,HCMV)是以潜伏感染为主的双链DNA病毒.研究发现,HCMV感染可能是动脉粥样硬化的致病因素.HCMV感染可通过模式识别受体激活单核-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触发炎症反应;也可促进被感染细胞摄入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诱发脂质累积,从而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该文介绍HCMV诱发动脉粥样硬化炎症反应和脂质代谢异常的机制.......
作者:申广辉;曹丽娟;陈福祥 刊期: 2017- 05
-
脂肪组织异常与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粥样硬化(AS)是与多种心血管疾病相关的慢性炎性过程,吸烟和高脂血症等是其危险因素.近年研究发现,脂肪组织异常可诱导血脂紊乱及局部免疫炎症反应,从多方面影响AS的发生发展.......
作者:王芝嫣;王毅 刊期: 2017- 05
-
星状神经节参与心房颤动发病的研究进展
自主神经功能失衡在心房颤动(房颤)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交感神经活性被认为有利于房颤的触发,心房交感神经萌发及交感神经重构则促进了房颤的维持.支配心脏的交感神经主要来源于星状神经节,直接干预星状神经节可以诱发或抑制房颤,而低强度刺激迷走神经、脊髓、颈动脉压力感受器或消融心脏神经丛、Marshall韧带都可以通过间接降低星状神经节交感活性来抑制房颤.星状神经节可能成为房颤治疗的新靶点.......
作者:王巍;姜兆磊;梅举 刊期: 2017- 05
-
左室Summit起源室性心律失常导管消融进展
部分特发性室性心律失常起源于左室Summit.左室Summit结构复杂,毗邻冠状动脉,导管消融有较高的风险.常用的消融途径有经冠状静脉系统、左冠窦(LCC)和LCC瓣下、心内膜的主动脉窦-二尖瓣连接处、右室流出道后部以及心包腔心外膜途径.......
作者:吴峰;冯金忠 刊期: 2017- 05
-
Fetuin-A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中的作用
Fetuin-A是一种具有多种功能的血浆糖蛋白,参与调节钙磷代谢、异位钙磷沉积和骨重建.研究发现,Fetuin-A在心血管系统中也有重要的作用,可抑制冠状动脉钙化、促进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展和预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痛)的严重程度及预后.......
作者:高鑫宇;彭瑜;张钲 刊期: 2017- 05
-
纳米转运药物在心血管疾病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
纳米转运药物为心血管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了一种新型给药方式,可解决药物作用时间短、靶向特异性和靶组织浓度低等问题.纳米转运药物可利用血管通透性增加或通过巨噬细胞吞噬作用被动靶向转运至心肌组织,也可通过结合心血管疾病特异性靶点主动靶向转运至心肌组织.该文介绍纳米转运药物在动脉粥样硬化、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疾病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戢艳琼;罗娟;陶晓军;张秋芳 刊期: 2017- 05
-
药物涂层球囊在冠状动脉小血管原发病变中的应用进展
近年来,药物涂层球囊应用于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领域,已在支架内再狭窄和原发病变治疗方面积累了一些证据,其在冠状动脉小血管原发病变中的疗效更值得期待.该文介绍药物涂层球囊的作用机制、特点,及其在冠状动脉小血管原发病变的应用进展.......
作者:谢燕青;李伟明 刊期: 2017- 05
-
红细胞分布宽度与心力衰竭
红细胞分布宽度是全血细胞计数项目之一,反映循环血中红细胞大小的变异程度.有研究表明,红细胞分布宽度与心力衰竭的发生、严重程度及预后密切相关,其可能的作用机制包括营养障碍、骨髓抑制及慢性炎症反应等.......
作者:李骁;刘莹 刊期: 2017- 05
-
心脏淋巴管与心血管疾病
淋巴系统形成了从细胞间隙到静脉系统的单向运输通道.心脏淋巴系统在维持体液平衡、将抗原提呈细胞和淋巴细胞运输到淋巴器官和体循环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该文介绍心脏淋巴管的形成、解剖、功能及其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
作者:王蓉;王蕾;马晓蕾;王筱梅;李汇华 刊期: 2017- 05
-
高敏肌钙蛋白T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肌钙蛋白是目前临床上诊断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应用广泛的心肌标记物.高敏肌钙蛋白T(hs-cTnT)可使诊断和排除ACS的时限明显缩短,但因多种疾病均可出现hs-cTnT轻度升高,过高的敏感性使hs-cTnT特异性降低.已发现多种生物标志物联合应用可增加hs-cTnT早期诊断ACS的特异性.该文介绍hs-cTnT在ACS早期诊断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钱军;李莹 刊期: 2017- 05
动态资讯
- 1 先天性心脏病相关HAND1基因新突变研究
- 2 057阿司匹林是PTCA时抑制血栓素A2的佳药物
- 3 普伐他汀治疗胆固醇水平正常的心肌梗死患者的成本-疗效关系
- 4 051 早期人工心脏瓣膜心内膜炎:CLEVELAND医院的经验
- 5 双腔微导管在复杂冠状动脉病变中的应用
- 6 普伐他汀和吉非罗齐对非胰岛素依赖糖尿病患者脂蛋白紊乱的疗效比较
- 7 单光子散发计算机断层显像在冠心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 8 继发性高血压的诊断和处理要点
- 9 NVP-BEZ235对低氧诱导下大鼠心肌及主动脉的影响
- 10 联合治疗——普遍适用的高血压治疗策略
- 11 他汀类药物非降脂作用的再认识
- 12 自发型冠状动脉螺旋状夹层致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1例
- 13 内质网应激与心血管疾病
- 14 051 FMD和IMT在检测冠状动脉疾病中的作用
- 15 AMPK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研究进展
- 16 他汀类药物与老年人骨折的前瞻性研究和荟萃分析
- 17 再谈Chymase与心血管系统疾病
- 18 心外膜脂肪组织影像学检测进展
- 19 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到血管紧张素Ⅱ拮抗剂:中国高血压患者治疗经验
- 20 易化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