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更名启示根据新闻出版总署(新出报刊[2005]58号)和上海市新闻出版局(沪新出报[2005]106号)文件精神,由上海市医学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主办的《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自2006年1月起更名为《国际心血管病杂志》;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31-1951/R,邮发代号:4-188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编辑部本刊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反映国内外心血管学科临床、科研防治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心血管学科的学术交流。以心血管医师为主要读者对象,同时适合相关学科从事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者阅读。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上海市医学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出版部门: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6583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951/R

邮发代号: 4-188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61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206.00

杂志荣誉 华东地区优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 杂志名称: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上海市医学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 国际刊号:1673-6583
  • 国内刊号:31-1951/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华东地区优秀期刊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2010年第1期文章
  • 新型气体信号分子硫化氢与高血压发病

    新型气体信号分子硫化氢广泛参与了高血压发病机制的各个环节,包括调节血管张力、抑制炎性因子、抑制血管重塑和对心肌的负性肌力作用等方面,在高血压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对硫化氢参与高血压发病机制的研究进行综述.......

    作者:柳子静;钟光珍;高明明 刊期: 2010- 01

  • 心电图QRS波形态与心血管事件

    碎裂QRS波是指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新出现或已经存在QRS波的三相波(RSR'型)或多相波,并排除了完全性或不完全性束支阻滞.窄而高的QRS波表现为QRS波时限短于正常,R波振幅异常升高(高QRS波)、同一导联的非特异性ST-T波改变多变等特点.这两种形态的QRS波可作为心血管事件的预测指标.......

    作者:金鑫;李拥军 刊期: 2010- 01

  • 瞬时感受器电位M与V通道蛋白在血管功能调控中的作用

    瞬时感受器电位(TRP)M与TRPV蛋白家族成员在血管功能调控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主要对钙离子的调节.TRPM4参与大脑血流自动调节;TRPM7在增生血管镁离子内流通道中发挥作用;TRPV1介导血管周围感觉神经的传出功能等;TRPV4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功能有一定的影响.该文对目前TRPM与TRPV蛋白的认识进行概述,讨论它们在心血管功能方面的作用.......

    作者:杨娜;林默君 刊期: 2010- 01

  • 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诊疗进展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指心肌梗死患者的心力衰竭导致终末器官低灌注状态,主要依靠血流动力学指标诊断.数十年来心源性休克发病率没有改变,但住院期间心源性休克发病率降低,病死率降低至50%左右.临床上早期正确诊断心源性休克是前提,尽快冠脉血管重建术包括经皮冠脉介入术和冠脉搭桥术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积极有效的药物支持治疗是基础,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是广泛应用的有效机械辅助支持手段,以及其他机械辅助支持.......

    作者:赵志宏 刊期: 2010- 01

  • 糖原合成酶激酶-3β与心血管疾病

    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是一种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大量的实验研究证明GSK-3β与缺血-再灌注损伤密切相关,缺血预处理、后处理及许多心肌保护药物被认为都是通过调节GSK-3β来发挥他们的心肌保护作用,而且GSK-3β被认为是一个心肌肥大的负调节因子.鉴于GSK-3β与心血管疾病的密切相关性.该文将GSK-3β在缺血一再灌注损伤及心肌肥大中的作用及其机制作一综述.......

    作者:白宝宝;陶谦民;夏强 刊期: 2010- 01

  •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的介导机制及心血管疾病干细胞治疗

    目前利用干细胞治疗心血管疾病一个更好的治疗策略就是利用细胞因子动员自体骨髓源干细胞(BMDCs)进入外周血并迁移到心肌梗死部位再生修复受损的心脏.其中一个关键环节就是动员BMDCs靶向迁移到心肌梗死部位.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及其配体CXC型趋化因子受体4(CXCR4)所构成的SDF-1/CXCR4轴具有调控干细胞迁移及归巢的作用.近来,国内外以SDF-1/CXCR4轴为靶点探索SDF......

    作者:李雅彬;唐俊明 刊期: 2010- 01

  • 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的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心力衰竭患者中有很大一部分合并心房颤动,这类患者也可存在不同程度的机械不同步运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可以改善他们的心功能、运动耐量及生活质量.但这些患者容易产生双室起搏不完全,使CRT有效性明显降低.有试验证明房室结消融能提高这类患者CRT的成功率.该文将对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的流行病学特征、病理机制、CRT及房室结消融在CRT中的必要性进行叙述.......

    作者:朱菲白;吴立群 刊期: 2010- 01

  • 多排螺旋CT对冠状动脉钙化的检测

    冠状动脉钙化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标志之一,反映了粥样硬化斑块,特别是钙化斑块的存在和分布.在过去10余年里,大量电子束CT研究围绕冠状动脉钙化的临床价值、检测方法和可重复性以及冠状动脉钙化演变等热点课题而展开.随着多排螺旋CT的不断发展和普及,它在冠状动脉钙化检测方面的价值也在进行研究,该文就多排螺旋CT在这些方面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作者:鲁锦国;吕滨 刊期: 2010- 01

  • 超声技术评价川崎病血管内皮功能的方法学探讨

    超声心动图是川崎病的常规检查之一.随着超声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心肌声学造影技术以及血管回声追踪技术的发展,应用超声评价血管内皮功能成为了热点.文章系统阐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者们应用各种超声方法评价川崎病血管内皮功能的研究进展,着重讨论了各评价方法的优缺点,以期有助于血管内皮功能评价方法的合理选择和良好应用.......

    作者:翟秀全;计晓娟;余更生 刊期: 2010- 01

  • 替罗非班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破裂或蚀损及继发性血栓形成是导致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主要发病机制.近年来随着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广泛开展,及多重抗血小板药物的联合治疗,明显降低了AMI患者的死亡率及再梗死率等不良心血管事件.国内外众多研究已证实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的应用可以提供有效的抗血小板作用,减少血栓负荷和继发的远端微循环栓塞,有助于真正恢复......

    作者:任晓楠;徐立;王乐丰 刊期: 2010-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