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更名启示根据新闻出版总署(新出报刊[2005]58号)和上海市新闻出版局(沪新出报[2005]106号)文件精神,由上海市医学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主办的《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自2006年1月起更名为《国际心血管病杂志》;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31-1951/R,邮发代号:4-188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编辑部本刊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反映国内外心血管学科临床、科研防治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心血管学科的学术交流。以心血管医师为主要读者对象,同时适合相关学科从事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者阅读。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上海市医学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出版部门: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6583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951/R

邮发代号: 4-188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61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206.00

杂志荣誉 华东地区优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 杂志名称: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上海市医学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 国际刊号:1673-6583
  • 国内刊号:31-1951/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华东地区优秀期刊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2009年第4期文章
  • 肥胖者的心脏脂代谢失调

    肥胖与心力衰竭的发生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肥胖患者的脂肪移动信号失调,导致非脂肪组织如心肌也出现脂质累积.心脏因脂肪酸过度供应,发生不充分氧化,中间产物如神经酰胺等的累积,导致线粒体功能不全、解偶联、无效循环及活性氧簇的生成,继而使心脏代谢调控失衡,导致收缩功能不全.......

    作者:张阳;吴士尧 刊期: 2009- 04

  • 血凝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

    血凝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LOX-1)是内皮细胞摄取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的特异性受体.高脂血症、氧化应激等多种因素可以促进LOX-1的表达.LOX-1表达通过诱导各种黏附分子和炎症因子的表达、激活蛋白激酶、诱导细胞凋亡等途径促进平滑肌细胞和巨噬细胞吞噬脂质,并转化为泡沫细胞,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

    作者:王慧婷;朱毅 刊期: 2009- 04

  • 心肌细胞钙瞬变信号的研究进展

    心肌细胞钙瞬变信号是指细胞动作电位或其他原因引起心肌细胞内游离Ca2+浓度迅速波动的现象,包括钙火花、钙波、钙震荡、钙星、钙空穴等.钙瞬变信号的幅度及时程受细胞膜L型钙通道、肌浆网膜钙释放通道、钙-ATP酶、瞬时受体电位蛋白、连接素等的影响.钙瞬变信号与心肌细胞的收缩性及传导性相关,并参与了心肌肥厚、心力衰竭等疾病发生发展过程.......

    作者:杨晓慧;卢新政 刊期: 2009- 04

  • 内皮脂酶与冠心病

    内皮脂酶(EL)由内皮细胞合成的三酰甘油脂肪酶家族成员.在内皮细胞表面发挥其生理作用,对个体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水平及代谢有较为重要的影响作用.因为HDL-C是冠心病的重要保护因素之一,所以随着EL的深入研究对冠心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有更深层次的了解.国内外在EL的基因及其生理作用方面已有较多研究,但关于其与冠心病的病因及药物对EL影响方面的研究尚且不多,该文就EL的相关研究成果作一综......

    作者:李劲迈;朱清 刊期: 2009- 04

  • 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抗凝的相关问题

    各种类型的人造心脏瓣膜已在成千上万的患者身上置换,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但机械瓣膜置换术后的血栓栓塞及出血也是其严重的并发症,故需长期抗凝.该文综述了近期国内外对于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抗凝治疗的发展及现状,以及抗凝相关问题的处理.对于心脏机械瓣膜术后患者的抗凝强度以及方法,国内外也仍有争议,今后机械瓣膜抗凝强度的研究仍将是重点.......

    作者:韩晨俊;陈海涛;臧旺福 刊期: 2009- 04

  • 心源性休克的机制与治疗进展

    近年来随着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发展,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明显改善,然而心源性休克的发生及其预后却无很大的改变.不可逆的泵衰竭引起循环衰竭和重要器官灌注减少是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尽管治疗方法不断改进,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仍然有较高的病死率.急性心肌梗死后早期血运重建可防止心源性休克的发生,发生心源性休克后早期血运重建可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顾明标;秦永文 刊期: 2009- 04

  • 心肌再生生物学机制研究现状

    心肌组织一直被认为是不可再生组织,对其损伤后的治疗一般也只能采用保守方法.近年来,在成年大鼠心脏中发现的Lin-c-kitPOS细胞有向心肌细胞分化的潜力,说明成年机体心肌组织中仍可能存在干细胞;而对胚胎干细胞及骨髓干细胞在修复损伤心肌方面的相关研究也显示这些干细胞可通过分化成心肌细胞而改善心肌功能;对多种细胞因子的广泛研究也发现其能促进心肌细胞的分裂增生,多种研究结果提示心肌再生并非不可能.虽然......

    作者:朱劲舟;张瑞岩 刊期: 2009- 04

  • 心肌梗死后心淋巴管的改变及其意义

    心淋巴管作为心组织的主要组成之一,参与心肌间流体平衡的调节,对维持心肌正常代谢、心肌细胞内环境的稳定起着重要作用.阻断心淋巴循环可以引起心肌变性、水肿及心律失常,因此,心肌病诊断和治疗中应考虑到淋巴因素,尤其是心肌梗死.心肌梗死后的心淋巴管再生将可能在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孙庆宁;郭志坤 刊期: 2009- 04

  • Ghrelin在血压调节中的作用

    Ghrelin是一种含有28个氨基酸残基的多肽,主要由胃黏膜下层的X/A样细胞分泌产生.近年来发现,ghrelin具有重要的心血管效应,如减小血管阻力、降低血压、提高心输出量等.该文就ghrelin在血压调节中的作用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作者:李召峰;郑兴 刊期: 2009- 04

  • 初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二尖瓣返流的发生率及预后——单中心6年回顾性研究

    目的:探讨初发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缺血性二尖瓣返流的发生率及其对患者住院期间死亡及出院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入选2000年1月至2006年1月间入院治疗的初发AMI患者,根据住院期间心脏超声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二尖瓣无返流组、轻度、轻-中度、中-重度返流组,随访患者的远期预后.结果:在448例AMI患者中,急性期院内死亡者24例.住院期间心超结果发现二尖瓣返流发生率为67.2%,其......

    作者:施根灵;张奇;张瑞岩;胡健;张建盛;张宪;何汝敏;沈卫峰 刊期: 2009-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