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更名启示根据新闻出版总署(新出报刊[2005]58号)和上海市新闻出版局(沪新出报[2005]106号)文件精神,由上海市医学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主办的《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自2006年1月起更名为《国际心血管病杂志》;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31-1951/R,邮发代号:4-188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编辑部本刊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反映国内外心血管学科临床、科研防治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心血管学科的学术交流。以心血管医师为主要读者对象,同时适合相关学科从事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者阅读。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上海市医学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出版部门: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6583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951/R

邮发代号: 4-188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61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206.00

杂志荣誉 华东地区优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 杂志名称: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上海市医学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 国际刊号:1673-6583
  • 国内刊号:31-1951/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华东地区优秀期刊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2013年第4期文章
  • 急诊PCI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对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影响

    目的:探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时,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对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AMI)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接受急诊PCI的糖尿病合并急性ST段抬高型AMI(STEMI)患者133例,随机分为替罗非班组(n=67)和对照组(n=66).分别对两组的临床资料、冠状动脉病变特征、住院时间和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替罗非班组PCI术后TIMI3级血流显著高于对照组(P<0......

    作者:刘洋;刘恒亮;耿国英;巴宁;荊松宾;郭微;张志芳 刊期: 2013- 04

  • 序贯旁路移植同期行内膜剥脱在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中的应用

    目的:回顾性总结非体外循环下序贯旁路移植技术同期行内膜剥脱治疗严重弥漫性冠状动脉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52例冠心病患者接受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桥血管吻合采用序贯旁路移植技术,并同期行内膜剥脱完善再血管化治疗.分析所有病例的围手术期临床资料,中期随访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冠状动脉CTA评价桥血管及吻合口的通畅程度.结果:52例病例共接受移植物82支,平均搭桥(1.6±1.2)支.同期共行内膜......

    作者:章剑锋;邬祎程;王哲;刘俊;朱丹;周健;赵强;陈安清 刊期: 2013- 04

  • 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社区强化随访研究

    目的:探讨医院与社区相结合的长期综合健康干预能否有效控制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素,改善冠心病PCI患者的预后.方法:入选成功实施PCI手术的患者572例,获得知情同意后,将患者分为强化随访组(n=272)和常规随访组(n=270).强化组接受定期随访、定期检测、系列健康讲座等,普通随访组采用普通门诊随访模式.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冠心病危险因素基线水平,随访18个月后两组......

    作者:张文全;金惠根;刘宗军;郜俊清;王明瑜;徐佑龙;汪蔚青;杨伟;汪志华 刊期: 2013- 04

  • 小化心室起搏策略在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合并心衰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比较心室起搏管理(managedventricularpacing,MVP)和固定长房室间期(fixedlongAV)两种小化心室起搏策略,对双腔起搏器植入的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合并心衰患者中远期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方法:入选70例因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植入双腔起搏器的心衰患者,随机分为MVP组和固定长AV间期组,采用右室心尖部起搏方式,植入双腔起搏器后分别启用MVP模式和固定长AV间期模式.规范......

    作者:刘如辉;蒋金法;许嘉鸿;宋浩明;方宏;徐文俊 刊期: 2013- 04

  • 心房颤动的炎症机制研究进展

    心房颤动的病理生理机制仍不完全清楚.以往的研究重点在心房颤动的电生理特性,近年来的研究提示心房结构重塑是其先决条件.心房纤维化不仅与心肌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的激活有关,也与白细胞激活有关.白细胞聚集活化并释放活性氧、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随后细胞外基质沉积增加,这导致心房病理性重构,提示炎症机制可能为心房颤动的重要发病机制.该文就心房颤动的炎症机制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吴辉;程海旭;丁家望;杨俊;常静 刊期: 2013- 04

  • 缝隙连接蛋白40与心房颤动的关系

    缝隙连接通道大量分布于心脏组织,介导心肌细胞之间直接通讯,在维持心肌电活动的同步性及冲动在心肌快速传导方面发挥着重要的生理功能.缝隙连接蛋白(connexin,Cx)40的表达量、分布及分子结构变化均与心房颤动有关.该文介绍Cx40的表达、分子变异与心房颤动的关系以及基于Cx40靶标的抗心律失常治疗进展.......

    作者:王倩;杨奕清 刊期: 2013- 04

  • 完全皮下植入型心脏复律除颤器

    完全皮下植入型心脏复律除颤器(S-ICD)是近年研发的一种新型复律和除颤设备,其电极和导线完全埋于皮下,保护了血管结构,避免了传统ICD静脉和心内电极相关的并发症,多个研究证实可准确检出并成功终止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该文通过对S-ICD的组成结构、临床应用和发展前景进行综述,旨在探讨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分析其优势和不足,为临床医生介绍一种新的猝死预防工具.......

    作者:董斐斐;安丽娜;秦永文 刊期: 2013- 04

  • 交感风暴发生机制及治疗

    交感风暴指24h内自发≥3次的伴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室性心动过速和(或)心室颤动,通常需要电转复和电除颤紧急治疗.电生理研究逐步深化了对室速或室颤机制的认识;在治疗上临床实践也进行了诸多有益探索.药物治疗是基石,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仍是降低由室性心律失常所致心源性猝死的好方法,但ICD植入不能改变致心律失常的潜在基质,相当部分ICD患者可能仍要经历电风暴.对于顽固性电风暴治疗,导管射频消融......

    作者:武秀丽;李晶洁 刊期: 2013- 04

  • MicroRNA与心房颤动研究进展

    MicroRNA(miRNA)作为一类无编码功能的小分子RNA,在心血管系统调节中起重要作用.多种miRNA能够调节心脏离子通道、转运蛋白、钙离子结合蛋白以及其他相关基因,与房颤直接相关.miRNA的表达异常可以导致多种离子通道表达异常,引起内向整流钾离子流、快速延迟钾离子流、超极化激活的阳离子流、L型钙离子流等离子流的变化,并可能导致心房重构,这些都是房颤发生的重要原因.了解miRNA与房颤的关......

    作者:傅青岭;赵仙先 刊期: 2013- 04

  • 胚胎干细胞向心肌细胞分化中内皮细胞的作用

    目的:研究胚胎干细胞向心肌细胞分化过程中,内皮细胞与心肌细胞之间的功能性联系.方法:通过检测CGR8-GFP小鼠胚胎干细胞系心肌α-肌球蛋白重链(α-MHC)荧光蛋白表达情况变化,观察抑制内源性内皮细胞、添加外源性内皮细胞以及两者并存情况下,胚胎干细胞分化所得心肌细胞数量的变化.结果:(1)在胚胎干细胞分化过程中,加入外源性内皮细胞后,心肌细胞形成明显增多.(2)特异性抑制内源性内皮细胞,心肌细胞......

    作者:陈康;辛仰勋;顾刚;吴立群;沈卫峰 刊期: 2013-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