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更名启示根据新闻出版总署(新出报刊[2005]58号)和上海市新闻出版局(沪新出报[2005]106号)文件精神,由上海市医学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主办的《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自2006年1月起更名为《国际心血管病杂志》;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31-1951/R,邮发代号:4-188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编辑部本刊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反映国内外心血管学科临床、科研防治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心血管学科的学术交流。以心血管医师为主要读者对象,同时适合相关学科从事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者阅读。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上海市医学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出版部门: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6583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951/R

邮发代号: 4-188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61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206.00

杂志荣誉 华东地区优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 杂志名称: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上海市医学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 国际刊号:1673-6583
  • 国内刊号:31-1951/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华东地区优秀期刊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2013年第1期文章
  • 单核细胞/血小板复合体与动脉粥样硬化

    在动脉粥样硬化中,单核细胞/血小板复合体(MPA)扮演着重要角色,广泛参与内皮损伤、炎性细胞招募、纤维帽形成和破裂等过程.P选择素、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蛋白激酶受体-1、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等促进了单核细胞/血小板复合体的形成,后者则可通过激活经典的炎症性核因子-κB通路,分泌环氧化物酶-2、组织因子、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α等影响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

    作者:邹继宏;杨丽霞 刊期: 2013- 01

  • 依达拉奉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的研究进展

    依达拉奉作为一种新型自由基清除剂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急性脑梗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中心环节之一是自由基对内皮细胞的损伤.既往的动物实验表明,依达拉奉通过其强大的抗氧化作用清除自由基,调节炎症过程,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等机制发挥作用.在冠心病患者再灌注治疗之前应用依达拉奉可以降低再灌注损伤和保护心肌细胞,进而减少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改善心功能和预后.......

    作者:徐志强;王骏 刊期: 2013- 01

  • 支架内新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研究进展

    冠状动脉支架内新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破裂可能导致晚期支架内血栓形成,引起严重的临床后果.目前关于支架内新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发展的机制尚不清楚,临床上尚无有效的干预措施.......

    作者:房炎;于波 刊期: 2013- 01

  • 基质金属蛋白酶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研究新进展

    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不仅参与细胞外基质降解,还参与平滑肌细胞移行及血管炎症反应,既影响动脉粥样硬化过程,又参与支架再狭窄过程.近年来支架内斑块问题备受关注,并认为是支架再狭窄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旨在概括MMPs在动脉粥样硬化和支架再狭窄病理过程中的作用,并总结以MMPs为靶点的治疗新进展,为提高冠心病介入治疗效果提供新思路.......

    作者:石健;侯静波 刊期: 2013- 01

  • 药物洗脱支架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无保护左主干病变的疗效比较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一直是无保护左主干病变的标准治疗手段.随着药物洗脱支架的出现,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无保护左主干病变的治疗.比较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孰优孰劣,大量的研究已经证明应用药物洗脱支架治疗无保护左主干病变的安全性及有效性.药物洗脱支架介入治疗的适应证在进一步拓宽,介入治疗指南在不断更新,但就目前而言,无保护左主干病变的药物洗脱支架治疗由于其自身不足,尚不能完全替代冠状动脉旁......

    作者:贾亮亮;柯永胜 刊期: 2013- 01

  • CFHY402H基因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

    冠心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心血管疾病.在动脉粥样硬化中补体系统参与炎症介导疾病的过程.补体系统中的补体因子H(CFH)不仅与炎症产生、组织损伤密切相关,也参与动脉粥样斑块的发生、发展.CFHY402H基因是否参与粥样斑块发生,影响冠心病、心肌梗死的发生和进程,此文就其结构、生物学功能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机制、病理生理改变及诊断治疗等方面进行简要阐述.......

    作者:高磊;高大胜 刊期: 2013- 01

  • 新型口服抗凝药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应用

    血栓形成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目前,作用于凝血连锁反应不同水平的新型抗凝药物已被研究并应用于预防深静脉血栓、房颤卒中以及ACS患者二级预防,特别是口服直接凝血酶抑制剂(希美加群、达比加群,AZD0837)以及口服直接Xa抑制剂(阿哌沙班、利伐沙班、darexaban、edoxaban、betrixaban等)是目前公认比华法林更安全、便捷的替代品.达比加群、阿哌沙......

    作者:金厦;殷跃辉 刊期: 2013- 01

  • AMPK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是急性心肌梗死后溶栓疗法、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心肌损伤的重要机制之一.单磷酸腺苷激活的蛋白激酶(AMPK)不仅是细胞内能量代谢的重要调控因子,而且能通过抗氧化应激、内质网应激、抑制凋亡、调节自噬、抗炎、参与缺血预处理或缺血后处理等心肌保护效应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因此,AMPK对防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潜在的临床意义.......

    作者:蔡怀秋;张改改;尹新华 刊期: 2013- 01

  • 凋亡微环境促瓣膜间质细胞钙化的机制

    随着对主动脉瓣膜钙化过程的不断深入研究,发现主动脉瓣膜间质细胞的凋亡对其组织重构的病理性过程有着重要的作用.而外力应变等物理因素及体内一系列生物机制的改变都会造成细胞凋亡,从而形成凋亡微环境.在瓣膜间质细胞启动凋亡的过程中,产生凋亡小体、基质小泡等能够聚集钙离子沉积、产生矿化作用的因素.该文对凋亡微环境促使瓣膜间质细胞钙化的机制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张伯尧;徐志云 刊期: 2013- 01

  • 冠心病患者血糖管理策略

    糖代谢异常在冠心病患者中普遍存在,雨者并存显著增加心血管事件的风险,患者预后较差.提高冠心病患者血糖管理意识,注重糖代谢异常的早期筛查并制定合理有效的血糖管理策略,有利于减少心血管事件,显著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李俭强;李悦;薛竟宜;李为民 刊期: 2013-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