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更名启示根据新闻出版总署(新出报刊[2005]58号)和上海市新闻出版局(沪新出报[2005]106号)文件精神,由上海市医学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主办的《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自2006年1月起更名为《国际心血管病杂志》;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31-1951/R,邮发代号:4-188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编辑部本刊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反映国内外心血管学科临床、科研防治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心血管学科的学术交流。以心血管医师为主要读者对象,同时适合相关学科从事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者阅读。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上海市医学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出版部门: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6583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951/R
邮发代号: 4-188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61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206.00
杂志荣誉 华东地区优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8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上海市医学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 国际刊号:1673-6583
- 国内刊号:31-1951/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心血管疾病表观遗传机制研究
本文阐述了心血管疾病表观遗传机制研究的新进展,包括与动脉粥样硬化及外环境变化引起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和心肌细胞表型可塑性改变有关的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和染色体重塑等表观遗传变化,以及其应用于心血管疾病治疗的前景.......
作者:郑咏秋;李欣志;刘建勋 刊期: 2008- 02
-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低氧血症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低氧血症是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常见并发症.相关研究认为,CABG术后低氧血症的发生往往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明确各种相关因素的作用关系,有利于选择正确的处理措施和对因治疗,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有效预防部分患者术后低氧血症的发生.本文通过对CABG术后发生低氧血症的大宗病例报道进行分析,结合本科室临床经验,探讨其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为预防与治疗起一定借鉴作用.......
作者:姚陈一;薛松 刊期: 2008- 02
-
测定心肺储备功能对慢性心力衰竭预后的价值
心肺运动试验是评估慢性心衰心脏储备和功能状态理想、安全的非侵入性检查方法,可提供心衰病人预后危险分层.评价慢性心衰病人危险分层的指标为大摄氧量<14ml/(kg·min);调整后的大摄氧量(正常值百分比)只有在女性和肥胖病人中具有优势.无氧阈值和通气效率能佳预测6个月的死亡率;因此心肺运动试验可用于区别慢性心衰病人早期死亡的高度危险性,从而指导治疗选择,或使之能早期接受心脏移植治疗.......
作者:潘浩;王宁夫 刊期: 2008- 02
-
β-肾上腺素能受体信号通路介导的炎症因子在心肌损伤中的作用
炎症反应是各类心脏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环节,主要表现为各种炎症因子的释放和炎症细胞的浸润,在心肌梗死、心衰、心肌重构中发挥重要作用.β-肾上腺素能受体(β受体)是调节心脏功能的主要受体,β受体兴奋后导致许多炎症因子的变化,两者之间的信号通路非常复杂,本文将探讨β受体与主要炎症因子之间的信号转导机制.......
作者:汪熠;李浪 刊期: 2008- 02
-
心肌梗死易感基因:高通量研究的新进展
心肌梗死的病理生理过程主要涉及脂蛋白的加工处理、内皮细胞的完整性、动脉血管炎性反应和血栓形成四条通路途径.全基因组分析和特定基因的大规模分子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某些基因在这四条通路途径上相互作用或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构成心肌梗死的基因易感性基础,本文就此新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吴志俊;金玮;陆国平 刊期: 2008- 02
-
围生期心肌病的研究现状
围生期心肌病(PPCM)是一种发病率较低但严重危害孕产期妇女的疾病,表现为左室收缩功能减退和心力衰竭.由于较低的发病率及发病分布的地域性,该病的确切病因还不十分清楚,可能与病毒感染、自身免疫因素、先天性因素、营养不良有关.传统的用于扩张型心肌病的药物治疗依然是治疗PPCM的主要手段,对终末期患者心脏移植是后的选择.......
作者:张红强;王春生 刊期: 2008- 02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促进受损血管内皮修复的相关问题
血管内皮损伤是心血管疾病发病及介入治疗后再狭窄发生的病理基础,防治内皮损伤及促进受损内皮修复是目前心血管疾病研究的重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由于其多向分化及自我更新特性受到研究者的关注.本文仅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促进受损血管内皮修复方面作一综述.......
作者:李玉巧;陈绍良 刊期: 2008- 02
-
冠状动脉内支架断裂的研究进展
冠状动脉内支架断裂是冠脉支架术后少见而严重的并发症,发病率约为1.8%.支架断裂后引起血管再狭窄和支架内血栓形成是支架术后再次血运重建的原因之一.支架断裂的发生可能与金属疲劳性、心肌收缩造成的铰链作用、支架本身的结构特点等有关.本文主要介绍冠脉支架断裂的机制、临床表现及预后、治疗等问题.......
作者:刘巍;冯微微;王放;李为民 刊期: 2008- 02
-
心房颤动和炎症
心房颤动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有较高的发病率、致残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介绍了炎症与心房颤动的电重构,结构重构,氧化应激反应之间的关系.抑制炎症反应可能对于预防和治疗心房颤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石桂良;潘闽;朱健华 刊期: 2008- 02
-
心房颤动的药物预防
房颤是临床上常见的快速性心律失常,可选择的治疗药物很多.本文主要讨论各种药物预防房颤发生的效果及作用机制,为临床医生选择药物提供佐证.......
作者:谷国强;崔炜 刊期: 2008- 02
动态资讯
- 1 005 β受体阻滞剂卡维地洛改善慢性心衰患者的舒张功能及二尖瓣返流
- 2 002 风湿性主动脉瓣膜病行主动脉瓣叶拓宽成形术中期随访结果
- 3 093 心肌缺血的不同状况与心尖缺血性负向U波或正向U波的关系:冠脉成形术时的观察
- 4 034常规剂量激素治疗可以显著抑制血浆C反应蛋白水平
- 5 无杂音型动脉导管未闭行介入封堵术2例
- 6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血瘀证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 7 心脏直视手术同期双极射频消融迷宫术治疗心房颤动
- 8 家族性扩张型心肌病的基因突变
- 9 单纯球囊扩张与支架源性冠状动脉内膜增生程度的比较及相关因素
- 10 017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防性应用利多卡因可以减少原发性室颤的发生
- 11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生心脏破裂危险的多因素COX模型分析
- 12 034 SECURE研究:雷米普利和维生素E对动脉粥样化的作用
- 13 斑块内新生血管的作用及应对
- 14 PCSK9在血脂调节中的研究进展
- 15 ADAMTS7在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心肌组织中的表达变化
- 16 胎儿超声心动图产前诊断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流行病学评价
- 17 ACEI协助胺碘酮转复持续性房颤
- 18 组织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的临床应用新进展
- 19 解偶联蛋白2与心力衰竭的关系
- 20 FKBP12/12.6调控心肌兰尼碱受体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