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更名启示根据新闻出版总署(新出报刊[2005]58号)和上海市新闻出版局(沪新出报[2005]106号)文件精神,由上海市医学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主办的《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自2006年1月起更名为《国际心血管病杂志》;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31-1951/R,邮发代号:4-188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编辑部本刊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反映国内外心血管学科临床、科研防治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心血管学科的学术交流。以心血管医师为主要读者对象,同时适合相关学科从事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者阅读。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上海市医学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出版部门: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6583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951/R
邮发代号: 4-188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61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206.00
杂志荣誉 华东地区优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8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上海市医学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 国际刊号:1673-6583
- 国内刊号:31-1951/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永久起搏器置入患者预防性应用抗生素临床分析
目的:回顾性分析永久起搏器置入患者围术期不同方式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疗效。方法:收集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心内科和兰州军区总医院心内科行永久起搏器置入术的72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抗生素用药方案分为4组。A组(n=187)、B组(n=183)、C组(n=174)均在术前30min~1h预防性静脉滴注抗生素1次,术后A组使用抗生素平均(6.52±1.13)d,B组使用3d,C组术后未使用,D组(n=178......
作者:陈芝蔷;陈永清;张卫泽;余静;白锋 刊期: 2015- 05
-
区域协同救治模式对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治疗的影响
目的:探讨区域协同救治模式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治疗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8月至2014年10月在我院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非本院首诊、发病时间在24h内的360例急性STEMI患者,分为采取区域协同救治模式的研究组(n=200)和采取常规模式的对照组(n=160)。比较两组患者首次医疗接触至球囊扩张(FMC‐to‐B)时间、进门至球囊扩张(D‐to‐B)......
作者:杨宁;司定然;王恒亮;任付先;商惠萍 刊期: 2015- 05
-
急性冠脉综合征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与相关标志物研究进展
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是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主要特征,并贯穿冠心病及ACS发病过程中,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无直接相关性。冠状动脉血栓标志物主要包括前纤维蛋白、死亡诱导终结因子1、P‐选择素、可溶性CD40配体、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该文主要介绍ACS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与相关标志物研究进展。......
作者:赵志宏;罗俊;李新明 刊期: 2015- 05
-
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研究进展
冠状动脉慢血流(CSF)可能与微血管病变、慢性炎症反应、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障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血小板功能及其他血液成分异常等有关。CSF患者心电图存在异常表现,左心室舒张功能降低。该文主要介绍CSF的定义、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防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作者:蔡安盛;赵玉娟 刊期: 2015- 05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危险评估模型概况
虽然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总体而言是安全的,但一些患者在术中或术后会发生各种严重的不良心血管事件。欧美等发达国家的临床研究机构已建立了各种PCI危险评估模型,并在临床中得到了验证。该文介绍近年来一些较著名的PCI危险评估模型。......
作者:李茂巍;郑兴;赵仙先;陈峰 刊期: 2015- 05
-
急性冠脉综合征新型生物标志物研究进展
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早期干预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关键,快速、准确地诊断ACS尤为重要。现有的ACS生物标志物如肌钙蛋白(cTn)、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在敏感性、特异性方面仍存在不足。近年发现的新型心肌标记物如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心脏相关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髓过氧化物酶(MPO)可提高诊断准确性,且有利于危险分层,并能提供更多的预后信息。该文主要介绍新型AC......
作者:安琪;徐文俊 刊期: 2015- 05
-
影响药物洗脱支架置入术后新生内膜生成的因素
药物洗脱支架(DES)较金属裸支架显著减少了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然而影响置入支架术后新生内膜的各种生物因素和器械因素在DES时代依然影响术后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新型DES通过革新支架材料及构造、涂层材料等以减少血管损伤,但复杂冠状动脉病变、复杂疾病状态仍是DES置入术后临床预后的挑战。......
作者:刘慧竹;张瑞岩 刊期: 2015- 05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围手术期出血的危险因素、预后及管理
出血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围手术期常见的并发症之一。PCI围手术期出血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相关。实施出血风险分层管理,以减少PCI围手术期出血并发症,已成为临床工作的重点。该文主要介绍PCI围手术期出血的危险因素、预后及管理。......
作者:郑妮冰;张瑞岩 刊期: 2015- 05
-
红景天及红景天苷对高糖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作用
目的:探讨中药红景天及其主要成分红景天苷对高糖培养下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增殖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对数增殖期的VSMCs随机分为低糖(5mmol/L)培养和高糖(25mmol/L)培养两组,每组再分为5个亚组,分别在普通培养基(对照组)、低浓度红景天(0.3mmol/L)、高浓度红景天(0.5mmol/L)、低浓度红景天苷(0.3mmol/L)、高浓度红景天苷(0.5mmol/L)5种干预......
作者:庄心宇;阿力木江·买买提江;李勇;施海明;姜晓斐 刊期: 2015- 05
-
5-氮杂胞苷通过PI3K/Akt/mTOR通路介导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向心肌细胞定向分化的研究
目的:研究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及其下游分子丝氨酸/苏氨酸激酶(Akt)和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所组成的信号通路在5‐氮杂胞苷(5‐aza)诱导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MSCs)向心肌细胞定向分化中的作用,探讨其信号转导机制。方法:利用胶原酶法分离、培养ADMSCs,并用10μmol/L的5‐aza诱导其向心肌细胞定向分化,采用Westernblot的方法分析5‐aza诱导前后Akt通路......
作者:蔡琳;马凌;张卫泽;王菲;张汉平 刊期: 2015- 05
动态资讯
- 1 爱尔兰他汀类药物间相互作用情况
- 2 重症心脏瓣膜病的围手术期管理经验
- 3 雄激素对内皮相关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 4 急性冠脉综合征PCI术后规范化二级预防治疗2年随访结果
- 5 肌钙蛋白Ⅰ突变致肥厚型心肌病的发病机制
- 6 脂肪组织异常与动脉粥样硬化
- 7 他汀类药物治疗的危险性评价
- 8 左室四极电极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中的优势
- 9 外泌体介导心室重构的研究进展
- 10 经导管Edwards-Sapien主动脉瓣植入术临床应用
- 11 高血压左心室肥厚与脑卒中关系的研究
- 12 运动预适应对急性运动性损伤后心肌组织氧化应激及凋亡的影响
- 13 增龄对退行性瓣膜病患者血清中免疫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
- 14 血糖水平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预后相关
- 15 急性心力衰竭的治疗现况
- 16 心室晚电位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预后价值
- 17 NKX2-5基因与先天性心脏病的关系
- 18 药物支架置入后血管内皮功能障碍
- 19 心肌再灌注损伤的机制与治疗策略
- 20 091 有症状和无症状颈动脉狭窄患者颈动脉支架置入术的早期和晚期效果:5年的前瞻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