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更名启示根据新闻出版总署(新出报刊[2005]58号)和上海市新闻出版局(沪新出报[2005]106号)文件精神,由上海市医学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主办的《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自2006年1月起更名为《国际心血管病杂志》;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31-1951/R,邮发代号:4-188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编辑部本刊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反映国内外心血管学科临床、科研防治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心血管学科的学术交流。以心血管医师为主要读者对象,同时适合相关学科从事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者阅读。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上海市医学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出版部门: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6583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951/R
邮发代号: 4-188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61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206.00
杂志荣誉 华东地区优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8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上海市医学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 国际刊号:1673-6583
- 国内刊号:31-1951/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血管抑制因子-1对冠心病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嗜铬蛋白A(chromograninA)是一种神经内分泌系统释放的糖蛋白,它作为多种活性肽的前体参与心血管系统功能的调控.血管抑制因子-1(vasostatin-1)是嗜铬蛋白A酶解后产生的一种具有生物学活性的肽段,在心血管系统中具有抗炎,促进血管舒张,维持血管内皮稳态等一系列保护作用.这些作用可能与一氧化氮(NO)的生成以及抑制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P38)信号通路的激活等有关.该文主要介绍v......
作者:熊伟昕;陆林;陶蓉 刊期: 2014- 01
-
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再同步化疗效的多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影响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效果的因素.方法:入选因慢性心功能不全接受CRT的患者25例.CRT应答定义为术后6个月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减少>15%以及纽约心功能改善1级以上(包括1级),不达上述标准以及因心力衰竭死亡者定义为CRT无应答.对所有患者随访(26.0±15.9)个月,17例表现为CRT应答,8例表现为CRT无应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基线特征及治疗前后......
作者:陆秋芬;李毅刚;俞洁霏;孙建;王群山 刊期: 2014- 01
-
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小动脉弹性指数水平与左心室流出道梗阻的关系
目的:探讨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小动脉弹性指数(C2)水平与左心室流出道梗阻的关系.方法:纳入2010年1月至2013年7月间因肥厚型心肌病于我院心内科住院的患者69例,收集相关临床资料,比较C2水平与相关指标的关联性.再根据左心室流出道梗阻情况的不同,将HCM患者分为梗阻性HCM与非梗阻性HCM,比较两组患者的C2水平.结果: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左室流出道大压差(LVO......
作者:杨洋;陈阵;徐桂中;艾芬 刊期: 2014- 01
-
微小RNA与高血压的研究进展
微小RNA(miRNA)是一种在生物学上高度保守的短链RNA分子.通过miRNA对血管内皮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影响,在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中的作用以及对胞膜转运的调节等参与高血压发病机制.在miRNA体内的干预试验和对宏观表现的影响基础上,该文讨论miRNA用于高血压诊治的可能.......
作者:侯良磊;杨德业 刊期: 2014- 01
-
微小RNA-126在血管内皮细胞中的生物学功能
内皮细胞在维持血管完整性、再生及创伤修复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微小RNA-126特异地存在于不同来源的内皮细胞内,通过对相应mRNA及蛋白表达发挥调控作用,进而调节心血管的生长发育及损伤修复.......
作者:王雪婷;罗明 刊期: 2014- 01
-
微小RNA与心血管病炎症
尽管目前多种心血管疾病发病的分子机制不明,但研究发现一些非编码的微小RNA(miRNA)通过与其靶基因mRNA部分互补结合来抑制蛋白质合成而参与了心力衰竭、冠心病等多种心血管病的病理生理过程.异常表达的miRNA如何参与炎症反应至今仍是研究热点.该文介绍了与心血管疾病炎症反应相关的一些miRNA.......
作者:高成芳;杨巍 刊期: 2014- 01
-
微小RNA与肺动脉高压的研究进展
肺动脉高压(PAH)是一类以肺血管阻力进行性增高为主要特征,终导致右心衰竭、乃至死亡的疾病,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治疗效果一直不理想.微小RNA是一种内源性保守进化的非编码RNA,参与多种细胞活动及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近的研究发现,微小RNA可能是PAH的分子和细胞基础,它与肺动脉高压的缺氧、Rho激酶、骨形成蛋白Ⅱ型受体、线粒体介导的以及其他相关的多种发病机制及发病的严重程度、生存率等相关,为PA......
作者:李静静;张一梅 刊期: 2014- 01
-
乳鼠窦房结细胞原代培养方法的优化
目的:对乳鼠窦房结细胞原代培养方法进行改进,并观察超极化激活环核苷酸门控阳离子通道(HCN4)在心脏细胞上的表达特点.方法:取新生SD乳鼠的窦房结组织,在传统乳鼠窦房结细胞原代培养方法的基础上进行优化改进,选用0.1%胰蛋白酶与0.1%Ⅱ型胶原酶按照1∶1制成的混合消化酶,以减少窦房结自律细胞的损伤,混合酶消化后采用差速贴壁法及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5-Brdu)纯化处理.通过免疫荧光实验观察HC......
作者:王志;田野;岳峰;刘启方;易韦;张陈匀 刊期: 2014- 01
-
犬短QT综合征发生心室颤动的电生理机制研究
目的:研究犬短QT综合征模型易发致命性心室颤动的电生理机制.方法:应用吡那地尔建立比格犬短QT综合征模型,利用篮状电极标测左室心内膜心肌电位.比较静脉推注吡那地尔(负荷剂量0.5mg/kg,维持剂量每小时0.5mg/kg)前后,QT间期、T波峰末间期(Tp-Te)、心肌细胞复极90%的动作电位(APD90)及激动恢复时间(ARI)、心室颤动周长(VF-CL)等参数的变化.结果:与基础状态相比,吡那......
作者:柳韶华;金奇;张凝;吴琼;罗庆志;林长坚;凌天佑;陈康;潘文麒 刊期: 2014- 01
-
缺血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诱发凋亡的保护机制
目的:通过观察心肌细胞凋亡指数与心肌中Fas、C-fOS表达阳性率的变化,探讨缺血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诱发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及与心肌中Fas、c-fos基因表达的关系.方法:将入选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A组)、缺血组(B组)、缺血再灌注组(C组)、缺血预处理组(D组),每组15只,测定各组大鼠心肌中细胞凋亡和Fas、c-fos的表达,并分析三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与A组比较,B、C及D组大鼠......
作者:李上海;梁伟钧;孙炎华;吴铿 刊期: 2014- 01
动态资讯
- 1 091 冠心病患者的血糖和血小板依赖的血栓形成的关系
- 2 Ⅰ型组蛋白去乙酰化酶在心肌肥厚中的靶点作用
- 3 线粒体活性氧在心肌缺血再灌注中的作用
- 4 端粒-端粒酶系统与心血管疾病
- 5 法洛四联症根治术后远期肺动脉返流问题及处理对策
- 6 起源于主动脉左窦室性早搏的射频消融治疗
- 7 通心络和他汀类药物对人内皮祖细胞数量与功能的影响
- 8 耳垂折痕——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体表危险标志
- 9 诊断心脏疾病新的标志物——微小RNA
- 10 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在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应用
- 11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后心肌损伤的荟萃分析
- 12 012 法裔加拿大人中髓过氧化物酶多态性的功能变化与冠状动脉疾病的相关性
- 13 美欧高血压指南的分歧
- 14 TRPM8与血管张力的调控
- 15 PTCA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优于静脉溶栓
- 16 维持窦性心律在心房颤动治疗中的地位
- 17 脱氢表雄酮通过抑制高脂诱导的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
- 18 心脏自主神经与心房颤动
- 19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与心脏保护
- 20 不同除颤能量对于除颤后血流动力学及心室复极离散度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