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更名启示根据新闻出版总署(新出报刊[2005]58号)和上海市新闻出版局(沪新出报[2005]106号)文件精神,由上海市医学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主办的《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自2006年1月起更名为《国际心血管病杂志》;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31-1951/R,邮发代号:4-188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编辑部本刊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反映国内外心血管学科临床、科研防治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心血管学科的学术交流。以心血管医师为主要读者对象,同时适合相关学科从事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者阅读。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上海市医学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出版部门: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6583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951/R
邮发代号: 4-188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61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206.00
杂志荣誉 华东地区优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8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上海市医学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 国际刊号:1673-6583
- 国内刊号:31-1951/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的相关调控因子
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凋亡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再狭窄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有关VSMC凋亡的研究已经成为冠心病防治研究的热点.细胞凋亡是多种基因参与且复杂的分子调控机制,多种细胞因子在此过程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该文对有关VSMC凋亡的调控因子概况作一综述.......
作者:吴光哲;韩雅玲 刊期: 2009- 06
-
抗肿瘤治疗引发的心功能不全
常规肿瘤治疗包含了化疗、放疗和手术治疗等方式.在抗肿瘤治疗的同时,心血管毒副反应,如心肌缺血、心功能不全等日益受到重视.不同的治疗方法有着不同的机理和多种毒副反应,及时有效的监测早期心血管损害和评估心脏收缩、舒张功能,对患者的长期预后和生存显得至关重要.抗肿瘤治疗仍在不断进步中,层出不穷的治疗方式和未知的毒副反应将成为心脏病学家和肿瘤学家需要联合面对的难题.......
作者:徐一斌;李若谷;方唯一 刊期: 2009- 06
-
充血性心力衰竭与慢性肾功能不全
心脏作为全身血液循环的中枢,在神经系统的控制下与肾脏共同调节机体血循环和稳定的血流动力学.不论是生理状态下还是病理状态下,心脏和肾脏是有着复杂联系的整体.充血性心力衰竭时肾脏是易受累的器官,肾脏受累后又对心力衰竭的病程进展产生不利影响.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患病率远高出我们以往的认识.充血性心力衰竭和慢性肾功能不全从多方面相互影响,加重对方的功能障碍,加速对方病程的进展并对预后产生不利......
作者:李金平;张凤如 刊期: 2009- 06
-
碎裂QRS波——无创心电学的新指标
碎裂QRS波(fragmentedQRS,fQRs)是新近出现的一项重要的无创心电指标.fQRs形成重要的机制是心肌瘢痕所致的传导异常,因而常见于冠心病患者,对陈旧性心肌梗死的诊断具有很高的敏感性,远高于病理性Q波,对冠心病患者的死亡率和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有很好的预测价值.除见于冠心病外,fQRS也见于其他能导致心肌传导异常的疾病,如Brugada综合征、心肌病、心肌炎、瓣膜性心脏病等.fQRS与......
作者:李威;刘少稳;张锋 刊期: 2009- 06
-
心血管影像技术在冠状动脉易损临界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早期识别冠状动脉易损斑块是近年来临床研究的热点和难点.绝大部分急性冠脉综合征是因轻到中度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所致.与管腔狭窄程度相比,斑块的组成是决定冠状动脉病变易损性的重要原因.该文简述目前常用的影像技术在识别冠状动脉易损临界病变中的应用.......
作者:金灿;李新明 刊期: 2009- 06
-
自发性冠状动脉夹层研究进展
自发性冠状动脉夹层是一种少见的冠状动脉疾病,主要表现为冠状动脉内膜自发撕裂或冠状动脉壁内出血形成血管夹层,是年轻妇女、尤其是围产期妇女急性心肌梗死或猝死的重要原因.近年来,随着介入技术的发展,自发性冠状动脉夹层的研究进一步深入.自发性冠状动脉夹层发病机制复杂,临床多表现为危重急症,需尽早诊断和治疗.......
作者:郑志峰;张国兵 刊期: 2009- 06
-
孤立性三尖瓣反流的病因、预后及影像学评估
孤立性三尖辫反流是指单纯三尖瓣解剖学异常引起的反流.常见于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瓣膜病、感染性心内膜炎、类癌心脏病、服用食欲抑制剂、医源性损伤、外伤、三尖瓣脱垂、心肌梗死等.三尖瓣反流的严重程度与预后呈负相关.评估三尖瓣反流应包括三尖瓣形态、跨瓣血流以及左右心室形态、功能等三方面指标,常用的无创影像学方法为超声心动图和心脏磁共振.......
作者:蒋旭华;李新明 刊期: 2009- 06
-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叶酸干预
高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症作为独立心血管危险因素已被广泛认可.高Hcy与促血栓形成状态、氧化应激、炎性反应及血管内皮损伤等密切相关,从而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北美一些国家采用叶酸强化饮食后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明显下降,但近期发表的多个大规模临床研究没能证实心血管疾病患者从Hcy降低中获益.血浆Hcy是否可以作为心血管危险因素进行临床干预尚存在争议.该文对高Hcy血症叶酸干预与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作......
作者:丁跃有;顾水明;朱建民 刊期: 2009- 06
-
沙利度胺对大鼠颈动脉损伤后新生内膜形成的影响
目的:观察沙利度胺局部给药对大鼠颈动脉损伤后新生内膜形成和血管再狭窄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48只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A组)、单纯手术组(B组)和沙利度胺组(C组),A组仅分离和结扎右颈外动脉,B组和C组行右颈总动脉血管成形术,C组在损伤血管局部给予沙利度胺.在术后7d和14d分别测定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观察血管内膜损伤后形态学变化、用......
作者:孙守刚;白锋;周波;李晶;许广莉;余静;胡浩;李秀丽 刊期: 2009- 06
-
心肌组织TF表达对兔无复流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无复流区心肌组织因子(TF)mRNA表达,探讨心肌组织局部TF激活的外源凝血途径在兔实验性无复流(NR)中的作用.方法:将13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TF组(n=10)和对照组(n=3):均予结扎回旋支(LCX)中段120min,再灌注60min,建立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再灌注NR模型.在再灌注末,从左心房注入6%硫磺素S1ml/kg使复流区着色,NR区不着色;再于原位重新结扎LCX,......
作者:骆景光;陈韵岱;吕媛;田峰;杨秀秀;吕树铮 刊期: 2009- 06
动态资讯
- 1 心房颤动对心血管直视手术预后的影响
- 2 阿托伐他汀对伴有高胆固醇血症的代谢综合征患者糖代谢的影响
- 3 他汀类药物的免疫调节作用
- 4 急性等容血液稀释对体外循环术后凝血功能的影响
- 5 西地那非的新适应证:原发性肺动脉高压
- 6 自体心脏移植治疗原发性心脏恶性肿瘤
- 7 003 非风湿性二尖瓣关闭不全成形术后二尖瓣狭窄
- 8 急诊超声在高危胸痛患者中的应用
- 9 036 联合持续应用甘露醇、速尿和多巴胺治疗心脏手术后肾功能衰竭
- 10 AMPK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 11 心血管疾病与妊娠
- 12 090 糖尿病对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形成的影响
- 13 缺血性心脏病的再血管化选择
- 14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缺失性突变体Reteplase的特点
- 15 氨力农与洋地黄治疗肺心病肺心功能失代偿期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
- 16 缬沙坦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caspase-3活性及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17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在心肌再生中的应用
- 18 主动脉夹层的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 19 冠状动脉侧支循环研究进展
- 20 有机硝酸酯药物与内皮功能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