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更名启示根据新闻出版总署(新出报刊[2005]58号)和上海市新闻出版局(沪新出报[2005]106号)文件精神,由上海市医学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主办的《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自2006年1月起更名为《国际心血管病杂志》;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31-1951/R,邮发代号:4-188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编辑部本刊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反映国内外心血管学科临床、科研防治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心血管学科的学术交流。以心血管医师为主要读者对象,同时适合相关学科从事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者阅读。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上海市医学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出版部门: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6583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951/R
邮发代号: 4-188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61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206.00
杂志荣誉 华东地区优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8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上海市医学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 国际刊号:1673-6583
- 国内刊号:31-1951/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尾加压素Ⅱ与血管重塑
尾加压素Ⅱ(urotensinⅡ,UⅡ)是继内皮素之后在哺乳动物体内新发现的缩血管活性肽,其特异性受体为GPRl4(UT),广泛分布于人类心血管系统,包括血管平滑肌、内皮和血管外膜以及心肌细胞和心肌成纤维细胞等.在某些病理状态下如粥样硬化斑块、新生内膜等表达上调,表明UⅡ在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现将UⅡ与血管重塑的关系作简要综述.......
作者:毛艳燕;张勇刚 刊期: 2008- 06
-
兔高胆固醇-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心肌血管紧张素Ⅱ的表达及阿托伐他汀的干预效果
目的:建立兔高胆固醇-动脉粥样硬化模型,观察心肌组织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表达,探讨阿托伐他汀对心肌组织AngⅡ表达的影响.方法:22只健康雄性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n=6),高胆固醇饲养组(n=8),高胆固醇饲养加阿托伐他汀(2.5mg·kg-1·d-1)组(n=8).喂饲8周后,经兔中央动脉取空腹血标本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浓度.取主动脉......
作者:鹿育萨;张国江;武晓菊;底彬;曾亚萍 刊期: 2008- 06
-
氟伐他汀对血脂正常的心绞痛患者的治疗作用
目的:评价氟伐他汀对血脂正常的心绞痛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将108例血脂正常的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65,除常规治疗外加服氟伐他汀)和对照组(n=43,仅常规治疗),于治疗前、治疗后3、6和12个月时分别进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计算心肌缺血总负荷(TIB)并记录缺血相关事件.结果:在治疗的初6个月内两组间TIB和缺血相关事件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治疗12个月后治疗组TIB显著低于对照组......
作者:封红灵;贺明珠 刊期: 2008- 06
-
缺血修饰白蛋白在急性心肌缺血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缺血修饰白蛋白(IMA)在急性心肌缺血早期诊断、缺血严重程度、心肌坏死程度等方面的应用.方法:通过白蛋白钴结合试验,检测80例急性心肌缺血病人[包括稳定型心绞痛(SA)2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21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组(PCI)21例、AMI择期PCI组18例]心肌缺血6h内及20例正常对照者的血清IMA水平,结合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与正......
作者:张欣;曹久妹;顾志冬;何汝敏;沈卫峰 刊期: 2008- 06
-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I/D多态性与心房颤动患者心肌纤维化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心房颤动患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插入/缺失(I/D)多态性与心肌纤维化的相关性.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法测定71例非家族性房颤患者的ACEI/D多态性,并测序确定各房颤患者基因型;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测定心肌纤维化的指标:Ⅰ型前胶原羧基端肽(PIP)、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ⅢP).比较不同ACE基因型房颤患者的血清PⅠP和PⅢP浓度.结果:ACEDD基因型PⅠP、PⅢP浓度......
作者:魏文婷;张红璇;魏玲;王丹 刊期: 2008- 06
-
快速起搏心房对犬心房电生理特性改变的研究
目的:研究心房颤动时心房肌的电生理改变.方法:快速持续起搏犬右心房24h制作房颤模型.比较起搏前(PU)、起搏后6h(P6)、12h(P12)和24h(P24)各时段的血压、心房传导速度和房颤波周长(atrialfibrillationcyclelength,AFCL)的变化来分析心房肌的电生理改变.结果:起搏后平均动脉血压在P12[(126.06±7.01)mmHg]和P24时[(118.56±......
作者:孙娟;侯月梅;张小琴;刘政疆 刊期: 2008- 06
-
颈总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及粥样斑块与冠心病的关系
目的:研究颈总动脉内膜一中膜厚度(CIMT)及粥样斑块检出率与冠心病发病及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114例具有至少一项冠心病危险因素的患者,按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70例)和对照组(44例),测定所有病例的双侧CIMT、颈总动脉内径和颈总动脉粥样斑块情况.结果:两组间各项冠心病危险因素均无显著差异.超声结果显示,冠心病组CIMT、粥样斑块检出率均显著增高(P<0.01),颈总动脉内径......
作者:严子君;张瑞岩;左君丽;初少莉;张奇;胡健;张建盛;沈卫峰 刊期: 2008- 06
-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左室功能及室壁运动
左心室功能及室壁运动状态的准确评价对判断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病情、疗效和预后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是超声领域的一项重大突破,对心室容量、心肌重量、心功能测定等定量研究,RT-3DE显示整个心室的立体三维结构,能准确评价心功能而无需依赖几何形状的假设.为准确诊断及治疗心血管疾病,提供了更多有用信息.......
作者:于秀英;钟永凤;李玉宏 刊期: 2008- 06
-
2008年美国心脏协会(AHA)心血管影像学会关于CT和磁共振血管造影诊断冠心病的介绍
在过去的15年中,冠状动脉(冠脉)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和电子束CT增强血管造影技术不断改进,使得临床无创性诊断冠脉病变成为可能.但是,其诊断冠脉疾病的可靠性和应用价值仍需认真评价,并得出相应共识,使其真正发挥作用.2008年美国心脏协会(AHA)心血管影像学会对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和多排螺旋(MD)CT血管造影(CTA)这两项无创性冠脉影像技术的介绍,可供我们参考.......
作者:山缨;范维琥 刊期: 2008- 06
-
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后心肌组织灌注的评价方法
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冠状动脉(冠脉)再通治疗,包括溶栓或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是重要的治疗措施,以恢复冠脉血流并达到心肌组织的完全再灌注.然而,急性AMI患者再灌注治疗特别是急诊PCI后,心肌组织再灌注并不完全、甚至无再灌注,严重影响AMI患者的预后.因此,如何准确、有效地评价心肌组织灌注成为今后临床工作的重要任务.......
作者:杨跃进;赵京林 刊期: 2008- 06
动态资讯
- 1 一氧化氮病理生理作用的新视点
- 2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对心绞痛患者血小板功能的影响
- 3 077 前列腺素E1通过抑制炎性细胞前期分裂产物减轻心脏手术中的心肌再灌注损伤
- 4 心脏自主神经与心房颤动
- 5 替格瑞洛对高血小板反应性高危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
- 6 006 运用血管内超声比较切割球囊成形术和传统成形术扩张血管管腔的机制
- 7 贫血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独立预测的价值
- 8 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治疗
- 9 钙结合蛋白S100A12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
- 10 前列地尔对改善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微循环及患者预后的影响
- 11 罗格列酮对兔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表达的影响
- 12 应用动态心电图初筛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 13 一种新型的抗栓药物--Arixtra
- 14 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研究现状及进展
- 15 043 心肌梗死:概念和治疗的演变
- 16 瘦素受体基因多态性与云南地区人口高血压及代谢特征的相关性研究
- 17 血栓弹力图指导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脑出血治疗2例
- 18 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研究进展
- 19 室性心动过速的治疗进展
- 20 细胞衍生微粒与动脉粥样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