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更名启示根据新闻出版总署(新出报刊[2005]58号)和上海市新闻出版局(沪新出报[2005]106号)文件精神,由上海市医学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主办的《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自2006年1月起更名为《国际心血管病杂志》;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31-1951/R,邮发代号:4-188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编辑部本刊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反映国内外心血管学科临床、科研防治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心血管学科的学术交流。以心血管医师为主要读者对象,同时适合相关学科从事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者阅读。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上海市医学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出版部门: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6583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951/R

邮发代号: 4-188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61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206.00

杂志荣誉 华东地区优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 杂志名称: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上海市医学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 国际刊号:1673-6583
  • 国内刊号:31-1951/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华东地区优秀期刊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2005年第6期文章
  • 促红细胞生成素与心肌保护

    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不只局限于治疗贫血.研究表明EPO及其受体在心血管系统有广泛表达,并参与心肌保护,可能与其抗凋亡机制及磷酸肌酸-3激酶、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等信号通路介导相关.这将在以后为预防和治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提供一条新的途径.......

    作者:杨迪成;萧明弟 刊期: 2005- 06

  • 心血管疾病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

    随着蛋白质组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其在心血管疾病的应用,我们从蛋白质水平对心血管疾病病理改变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文中以目前蛋白质组学技术在心血管疾病领域的研究进展,总结蛋白质组学技术在相关心血管疾病的病理改变以及诊断方面的应用进展.蛋白质组学技术发展迅速,将来可能常规应用于基础和临床.......

    作者:何华;高玖鸣;王文 刊期: 2005- 06

  • PPARγ配体与血管内皮细胞

    血管内皮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异常是糖尿病大血管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及微血管病变早期的关键因素.PPARγ配体除了能增强周围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血糖外,还通过舒张血管、减轻炎症、抗氧化应激等作用与调节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紧密相关.......

    作者:朱岚;陆颖理 刊期: 2005- 06

  • 体外循环后肺损伤及肺保护的研究进展

    体外循环后肺损伤可能是由全身炎症反应引起,其中白细胞激活是其中心环节,可以通过抑制炎症反应来减轻肺损伤.而体外循环期间进行肺动脉灌注更是肺保护研究的重要方向.......

    作者:潘春武;林乌拉 刊期: 2005- 06

  • 辛伐他汀治疗扩张型心肌病

    目的:探讨他汀类药物对非缺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作用.方法:将36例特发性扩张型心肌病患者随机分为辛伐他汀组(n=17)和安慰剂组(n=19).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辛伐他汀组加用辛伐他汀,起始剂量为5mg/d,4周后增至10mg/d.结果:治疗12后周,辛伐他汀组较安慰剂组血浆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降低,心功能改善,左室射血分数提高,为(38.59±3.47)%对(34.11±3.16)%,P<0......

    作者:符明龙;卢竞前 刊期: 2005- 06

  • 铁储存与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关系的研究

    目的:观察储铁水平和动脉粥样硬化(AS)危险因素的关系,探讨铁参与AS发生和发展的可能机制.方法:选取59例AS患者和60例体检健康者,测定机体储存铁水平方面的指标,如血清铁蛋白、血清铁,测定与AS有关的一些指标,如C-反应蛋白、超氧化物歧化酶、总抗氧化能力等.结果:AS组的血清铁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为(217.02±136.65)ng/ml对(117.75±47.89)ng/ml.血清铁蛋白......

    作者:韩平华;王庆;马文军;凌文华 刊期: 2005- 06

  • 多层螺旋CT对冠状动脉支架通畅性的评价

    目的:使用多层螺旋CT(MSCT)评价冠状动脉支架的通畅性和内腔的可视性.方法:使用16层螺旋CT对18例患者的29个支架进行评价,并与常规冠状动脉造影进行对照.结果:29个支架中MSCT可显示26例的支架内腔;其余3个支架不能用于狭窄评价.可用于狭窄评价的支架只有20%~80%的腔径能被显示.MSCT显示22个支架通畅,与常规冠状动脉造影相符合的有20个;MSCT显示4个支架闭塞,均经常规冠状动......

    作者:毛定飚;滑炎卿;张国桢 刊期: 2005- 06

  • 选择性胸主动脉覆膜支架修复术后的脊髓局部缺血

    腔内修复术可以避免主动脉的钳闭以及由此引起的后遗症,但是被覆膜支架覆盖后的肋间动脉不能再开通.与开放手术的2%~21%的比例相比,行腔内修复术的患者发生即刻性或迟发性截瘫的比例高达12%.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后发生脊髓局部缺血的原因还未完全了解,这对胸主覆膜支架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疑问,因为截瘫不仅带来严重的躯体残疾,而且降低存活率.......

    作者: 刊期: 2005- 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