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更名启示根据新闻出版总署(新出报刊[2005]58号)和上海市新闻出版局(沪新出报[2005]106号)文件精神,由上海市医学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主办的《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自2006年1月起更名为《国际心血管病杂志》;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31-1951/R,邮发代号:4-188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编辑部本刊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反映国内外心血管学科临床、科研防治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心血管学科的学术交流。以心血管医师为主要读者对象,同时适合相关学科从事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者阅读。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上海市医学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出版部门: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6583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951/R
邮发代号: 4-188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61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206.00
杂志荣誉 华东地区优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8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上海市医学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 国际刊号:1673-6583
- 国内刊号:31-1951/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海捷亚与苯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对比研究
目的:比较海捷亚和苯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8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经过1周药物洗脱期和2周安慰剂期后,再随机分为两组:海捷亚组(每天1片)和苯那普利组(10mg/d),每组40例,疗程8周.在治疗第1、2、4、6、8周末记录血压、心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血压均下降,海捷亚组显效35例,有效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5%;苯那普利组显效28例,有效5例,无效......
作者:袁瑾;张代民 刊期: 2003- 06
-
海捷亚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的研究
目的:评价海捷亚的降压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7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每日口服海捷亚1~2片,观察降压疗效及对实验室检查的影响.结果:降压的总有效率为66.6%.服药1周血压即明显下降,SBP/DBP由治疗前的(149.9±16.8/103.2±5.6)mmHg降至(138.6±13.3/93.3±6.9)mmHg,8周后降至(129.2±12.6/87.4±7.8)mmHg,心率无明显改变.不......
作者:黄高忠;张亚文;杜荣增;吴宗贵 刊期: 2003- 06
-
本刊2003年度1~6期主题词索引
......
作者: 刊期: 2003- 06
-
第二十五届欧洲心脏病年会简介
第二十五届欧洲心脏病年会(ESC)于2003年8月30日至9月3日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举行,大会就心血管病的基础研究及相关的临床试验等进行了讨论,现简介如下.......
作者:黄峻;李新立 刊期: 2003- 06
动态资讯
- 1 心包厚度正常的26例缩窄性心包炎
- 2 夜间血压升高可预测糖尿病肾病
- 3 改良Nikaidoh术治疗大动脉转位或右室双出口合并室间隔缺损、肺动脉狭窄的早中期结果
- 4 009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期间斑块体积的减小可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冠脉血流
- 5 081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和主动脉瓣钙化的关系
- 6 左室肥厚患者的降压作用及疗效的预测因素:LIFE研究
- 7 急性冠脉综合征糖代谢异常与冠脉病变程度和近期预后的关系
- 8 076 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与特发性扩张型心肌病在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上的鉴别诊断
- 9 2015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解析
- 10 冠心病二级预防中抗衣原体治疗无益
- 11 经皮导管介入治疗主动脉窦瘤破人右心房2例
- 12 血清γ-谷氨酰转移酶:一种新型的心血管疾病预测因子
- 13 ADAMTS7在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心肌组织中的表达变化
- 14 PPARs在易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作用
- 15 干细胞治疗对心肌修复的研究
- 16 去细胞组织工程异种瓣膜支架制备方法的比较研究
- 17 冠状动脉内支架断裂的研究进展
- 18 真空负压吸引联合股动静脉插管在二次心脏手术中的应用
- 19 升主动脉成形术治疗二叶式主动脉瓣患者升主动脉扩张的效果分析
- 20 硝酸甘油对狗的心表冠状动脉和心肌微循环血流的影响